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13年7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实验室以解决硅酸盐建筑材料制备和服役过程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心,发展低环境负荷制备方法和能效强化理论,研发支撑重大工程建设以及绿色、节能和智能建筑体系发展的高性能和多功能建筑材料,为实现建筑材料和结构长期稳定服役和循环利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

  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依托实验室建设的"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被科技部认定为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实验室的科研创新成果在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促进传统建筑材料产业的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推动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等方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拥有8200多万元的专业研究设备,形成了以8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公共服务实验室组成的研究平台,可支撑热工、水泥与胶凝材料、混凝土、玻璃、陶瓷、薄膜与涂层、墙体以及道路材料的科学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 硅酸盐建筑材料的低环境负荷制备

  (1)多相流系统中物理场的构造与调控理论;(2)外场作用下硅酸盐物理化学反应机理及其高效化理论与方法;(3)硅酸盐建筑材料的低温化新体系设计与调控。

  2. 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功能设计与调控

  (1)硅酸盐建筑材料组成-结构-性能间关系及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理论;(2)硅酸盐建筑材料中光、电、热、力学、化学等效应的协同作用规律;(3)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多层次、多尺度结构调控方法。

  3. 硅酸盐建筑材料的服役行为与延寿原理

  (1)硅酸盐建筑材料的长寿命化理论和制备方法;(2)硅酸盐建筑材料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性能劣化机理;(3)在役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延寿原理与方法。

  4. 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可循环设计

  (1)硅酸盐建筑材料全寿命周期评价的新理论与方法;(2)低品位原料和固体废弃物制备建筑材料的原理;(3)硅酸盐建筑材料可循环再生设计理论。